【案例|新能源】年省180W,投资回报期6个月,这家动力电池企业赢麻了!

“动力电池成本最高占汽车60%,那我不是在给宁德时代打工吗?!”——广汽曾庆洪。

2025,中国新能源车渗透率超50%

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,补贴政策缩减,疫情反复导致生产不达预期,多种消极因素叠加,依旧未能阻止新能源行业汽车和动力电池强劲增长。迅猛增长的背后,市场端的供不应求是最大的推力。

2022年1-8月,中国动力电池累计产量303.8Gwh,同比增长172.3%。装车辆162.1Gwh,同比增长112.3%。其中8月装车辆27.8Gwh,同比增长121.0%。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22.9%,创历史新高。汽车业内人士普遍预测,到2025年,中国新能源车渗透率将超过50%。每当街道上驶过2辆汽车,至少其中一辆是由新能源提供动力。

近年来我国动力电池装机量(单位:GWh,%)

数据来源:动力电池创新联盟

动力电池的扩产,也依旧火热。据GII统计,2022上半年,中国动力及储能电池项目投产9个、开工22个、签约21个,规划产能分别超118GWh、638GWh和367GWh,合计超1100GWh,半年的投产总数是2021年中国动力和储能电池合计出货量(274Gwh)的4.1倍。

成本承压,只能全球扫矿?

市场的供不应求,原材料的上涨,将动力电池成本推向新的高度。

7月22日,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开幕式上,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曾庆洪演讲时忍不住吐槽:“动力电池成本,已经占到我们汽车成本的40%、50%、60%,不断升价。电池占到我一部车60%的成本,那我现在不是给宁德时代打工吗?” 曾庆洪更是表示,广汽不仅要做动力电池,更要加入全球扫矿大军,从原料端供应链降低成本。

其实动力电池厂商也很无奈。持续高速增长的巨量电池需求,推动上游原料价格的暴涨,近年来价格部分原材料涨幅甚至超过10倍。

动力电池产业链中,电池制造类企业总收入增幅最高,但净利润增长量却是最低的。根据Wind数据显示,2022年1-6月,电池制造类样本企业营业总收入同期增长116.4%,净利润仅增长49.28%。

难道动力电池的降本,只有加入扫矿大军一条路可以走了吗?

回归生产,减员增效

回归到生产本身,利用机器人和智能制造带来的减员增效,不失为另一个有效解决方案。

以使用天机机器人的新能源方形动力电池转接片全自动生产线为例。该生产线的产品,直供于新能源行业头部企业。

每条线每班次产能25000 Pcs,生产节拍1.4s/Pcs,良率高达99.5%。整线运行仅需1人管理及操作。这个不大的车间一共有4条这样的生产线,排列紧密,不间断的工作生产。

客户曾尝试过人工线,若要达到同样的产能,至少需要13名熟练工。由于人工无法达到和机器人同样的节拍,还需要额外增加2台注塑机。

负责生产的经理透露,现在单个人工成本约8.5-9.5W/年,而人员流动离职,带来的招工及培训等隐性成本,并不包含在内。一台注塑机的成本为35W,两台就是70W。

换句话说,使用天机机器人的生产线,可以节约12名人工及2台注塑机。一年成本可以节约180W。投资回报期仅6个月。

相较运行稳定且高效的全自动生产线,人工生产线不仅显得“大动干戈”,良率仅有92%,比使用天机机器人的全自动生产线,良率低7.5%,这就意味着一年会多产生59.3W件不良品。

从空间上看,生产线结构紧凑,空间利用率高。人工线受到工作台及设备的限制,需要更大的场地。厂房空间有限时,生产自动化才是最优解。

工艺: 自动上下料-注塑-贴标-外观检测-尺寸检测-自动上下料

机器人:

SR20 * 2台(负载20kg)

SR6 *3台(负载6kg)

优点:高产能、高良率、高空间利用率、有效降低硬件成本。